在七台河矿业公司新兴矿煤质科手选段工作现场,女职工灵动的“机械手”在振动筛与矸石堆间飞速游走。今年上半年这支团队手选原煤5000多吨,创效20多万元,把矸石中夹带的废铁、废钢和一些零部件应收尽收,创效3万多元,为企业提质增效做出了贡献,成为这个矿加快实施精煤战略、在抓煤质中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脚。
在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的寒冬中,每一粒煤的“命运”都注定被精准改写。今年,这个矿三水平采煤工作面遭遇断层、薄煤带与破碎顶板的“三重围剿”。面对煤层夹矸增厚、灰分攀升的困境,他们深入贯彻落实“增量、提质、降成、瘦身”四项举措,把煤质管理细化到每台设备、每道工序,打响了从源头到末梢的煤质保卫战。
这个矿始终把加强煤质管理作为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,不遗余力地抓好煤质、煤量管理工作,制定煤质管理“硬”措施、“严”办法,营造质量管理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;每月召开一次煤质经济分析会,分析全矿煤质完成情况及影响因素,因地制宜科学施策,保证煤炭质量。
“采煤工作面是煤质管理的源头,我们必须把好第一关。”新兴矿103智能化综采队队长李冬说。
应对挑战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这个矿加大49号煤层、63号煤层、65号煤层、67号煤层、68号煤层等优质煤、中厚煤层生产组织,缓采66号煤层、74号煤层等劣质煤;上齐煤仓篦子,对煤仓不使用篦子和存在超灰、超矸、超水等煤质问题的单位进行严格处罚。
“这个固定煤仓篦子的尺寸是300毫米×300毫米,别小看这个‘铁筛子’,它能拦截下直径270毫米以上的矸石。”新兴矿102综采队区长周明非在102采煤下巷煤仓口说。
在这个矿103智能化综采工作面,采煤机司机马前宝紧盯采煤机滚筒运行,按照操作规程精准操作,降低割顶割底现象,保证煤炭质量。
抓煤质就是抓效益。全矿职工深知如果矸石混入原煤,每吨煤的价值就会缩水。
抓煤质就要体现在细节里。这个矿从源头设计入手,重新梳理煤炭生产接续计划,摸清高低灰分煤层分布,合理搭配高低灰分煤层开采,降低原煤灰分,保证煤炭质量均衡稳定。他们在每个采煤工作面煤仓口上齐固定煤仓篦子,严格执行煤质巡查制度,对存在超灰、超矸、超水等煤质问题的单位严格按照《煤质管理办法》进行扣量处罚。他们实行掘进煤岩分装分运,杜绝矸石进仓;加强采煤机司机业务培训和采煤机合理选型,减少割顶割底,全力提高经济效益。
“在煤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,我们力求抓实抓细产品质量工作,坚持精益求精,采取行之有效措施,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稳定。”新兴矿选煤厂煤质调度车间主任李延龙说。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,他们每天都坚持采样、制样、化验,大样室每天要做3到5个浮沉实验,出几十个灰分、挥发分和G值等指标。
这个矿选煤厂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,力求用有限的煤源创造最大的效益。他们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,坚持以严措施、严责任、严控制为手段,充分发挥监督、协管煤质作用,狠抓入选原煤质量、生产监测、煤质监督等工作,坚持以质提效、以质取胜,为提高精煤品牌信誉度打下坚实基础。
“采样工不仅按照要求采取煤样,还要完成煤样制备工序,制样工序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操作,否则就会对结果产生较大误差。”新兴矿选煤厂煤质调度车间采制样班长肖俊玲说。
为了当好洗煤生产“眼睛”、体现技术检查的及时性、准确性、代表性,生产出合格产品,这个矿选煤厂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发现超灰超水或其他异常现象时,打破常规性加密检查,及时与比重工沟通、向上级汇报,对代样、不做样、人情样的一经发现进行罚款;在检查调入原料煤煤质上,做到批批采、样样做,把实际煤质情况及时反映到生产中,确保完成“两率”。
“近期原煤灰分高、矸石量大、精煤产率低,造成旋流器二段分选效果差,影响了分选效果。”新兴矿选煤厂煤质调度车间副科长刘东盛说。他们加强源头原煤检验工作,按照时间在地沟皮带精准进行每个矿的原煤采样,采样量必须符合国标要求;汽运原煤做到车车采样,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原煤进行测矸、测灰、测水后送到大样室,在最短时间内做浮沉试验,再次检验原煤质量,各个环节争分夺秒,为项目生产提供数据。
这个矿坚持做好煤质管理“大文章”,推动生产源头提质增量、过程管控降本增效、精益营销挖潜创效,发挥“产洗销”协同优势,紧抓全链条煤质联动管控,不断提升煤炭“含金量”。今年前四个月,新兴矿原煤灰分为46.97%,比计划降低0.42%;洗煤综合产率为62.14%,比计划提高1.91%。
当每粒煤都被赋予经济价值,煤质的攻坚战便没有尽头。新兴矿在黑与白的较量中抓煤质,证明了唯有极致的严谨才能淘洗出“黄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