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为了职工满意
——双矿公司煤矿辅业总公司服务一线生产纪实
处处给职工“家”的感觉、“家”的温馨。双矿公司煤矿辅业总公司以此为后勤服务的工作追求,不断强化食堂、浴池、宿舍管理,2019年职工满意度排在龙煤四公司前列。
春节以来,受疫情影响,随着各矿相继复工复产,“两堂一舍”成了防疫工作的重点,既要让职工吃得好、住得好、洗得好,还要保证防疫安全。
辅业总公司在近三年时间内,投入资金用于硬件设施改造,“两堂一舍”整体环境有了很大变化,标准提高了,服务细化了,项目增加了,职工感觉越来越舒适了。宿舍按标准设置,床、柜、床品、窗帘一应俱全,部分宿舍还安设了wifi;食堂完善加装了保温、卫生等设施,环境卫生、食品卫生、品质价格、服务质量规范化管理。各生产矿班中餐超市全部开放,彻底取代了煤矿班中餐只吃面包榨菜的历史;浴池彻底改造,职工先淋后洗,保证池水清洁、温度恒定,真正洗个“舒舒服服的热水澡”。一年来,各辅业分公司共接待检查1400余次、30000多人次,其中省级安全检查53次、专业化现场会27次,辅业公司为所有检查人员和主业职工提供良好的“吃、住、洗”后勤保障,特别是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,各矿“两堂一舍”成为主业职工最可信赖的家。高标准服务
让职工“满意了、舒服了、幸福了、体面了”
在改造硬件设施的同时,后勤服务更注重专业化管理,增加职工劳动的尊严感、生活的体面感。让职工洗个热水澡成为常态。这话说起来容易,但做起来不易,所有的生产矿全部进行了浴池维修改造,改造了供暖系统,加强了检查监督,使池内水温由39度调高为39度-42度,充分满足煤矿井下职工泡澡祛寒的需求。增设了淋浴间,更换了喷头,保持池水清洁。让职工穿上干爽的工作服成为刚性要求。以前一些特殊作业地点的工作服用常规办法不能彻底烘干,导致职工穿着半干的工作服在井下作业,现在统一完善了烘干间热网改造,东荣一矿职工浴池安装的是第一家吊篮式干燥间,烘干效果理想,即使在淋水大工作面,工人也能穿上烘干的工作服入井。宿舍管理更温馨舒适。按人均5平方米标准,过去的8人间有条件的全部改成4人间,统一发放了床上用品,加装了插排,保证每人的手机能及时充上电。宿舍管理人员按每个房间职工的作业时间,见缝插针进行打扫,值班随叫随到,卫生动态清理,保证房间不能有异味,让三班倒的职工能休息得好。服务项目不断增加。洗浴,可以搓澡、拔罐;洗衣间,可以洗线衣线裤、熨烫缝补衣服(尤其东荣矿区);食堂,可订餐,过生日、少数民族节日、小型聚会,都可以预约档口和菜品,工作人员直接送到宿舍房间。血压计、急救药等常备,这样职工不出宿舍区,日常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。后勤部门有个工作群,每天汇报和反馈的都是职工吃喝拉撒的事,小到一个淋浴头、一块地砖坏了,都是督促必办的大事,就是尽量要让主业职工满意。脱离主业,面向市场独立经营,辅业总公司走过了一段并不平坦的路。当初,这个老弱病残居多的群体,一部分职工对前景缺乏信心,甚至心存抱怨,但面对现实,他们积极调整心态,统一了“提高服务质量是生存的需要、发展的需要”的思想共识,把“三好四了”立为服务标准,以服务求生存。为了控制管理上的跑冒滴漏,他们实行费用承包,每年总公司与各分公司签订责任状,由主管单位每年核定水费、电费、燃煤费、供热费、房屋设备折旧及劳务用工费承包指标,超出的费用自行负担,上齐了水、电计量设备,水、电、热费与工人工资挂钩,班清班结。物资超市还对后勤职工利用废弃物自制的工具实施收购,降低了生产成本,增加了个人收入。为解决人员不够、收入不多、积极性不高的老大难问题,引进市场化机制,创造性地提出兼职兼薪的办法,把缺岗人员的工作分摊给其他职工,合理地进行工资分配,既减少了企业开支,又增加了辅业职工的收入。新安分公司后勤科原来在册78人,极限定编后总计44人,在工资总额不突破的情况下,3名科班子成员既当更夫又当卫生工,还兼材料保管员和计划生育工作,职工由基础工资加固定工资加两效工资,调动了工作积极性。急难险重任务出现时,辅业后勤职工急为生产急,想为生产想——双阳分公司看到主业生产紧张,主动承担煤场扩充任务,将储量10几万吨的煤场扩大到35万吨;铺平机电厂厂区老旧道路,去除了困扰机电厂职工多年的一块“心病”;主动种植绿色蔬菜,将矿机关大楼南侧空地种上萝卜、白菜、土豆、辣椒、西红柿、大葱,仅2018年就为矿招待所15000余斤。集贤分公司主动为主业生产分忧,承担辅助工作量,修整矿区道路,清理社区垃圾,受到矿领导的高度认可。疫情当前,辅业后勤人员更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一线职工的情感,做好消毒、通风、采购、制做等大量工作,给职工一个安全、舒适的环境,保证煤矿正常生产。
来源/双鸭山矿工报 文/杨桂珠 杨鑫 编审/鄂俊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