勇征煤海当先锋
——记新安矿506掘进队队长郝振生
“工作不能只图快,要把片帮处理到位,文明生产也要做好。”小班班前,新安矿506掘进队队长郝振生情绪有点小激动。
今年,这个队在双矿公司掘进系统冒了尖。而三年前,他们还是个完不成单进任务的低进队。
三年前,这个矿开始实行二级管理,撤区并段,郝振生工作的掘进队组全部打乱,队里人员一致推选他为队长。就这样,他接过506队的指挥棒。
别看郝振生才36岁,心事很重,一天心里总想着事。工作面快送到位了,他就开始着手准备新面工作,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抽出人员,把工作面的货出净,把耙斗机分解,先往新面转移。新面本身没有电、没有道、没有车,用的全是人力,工人们抬的抬、拽的拽、轱辘的轱辘,到了新面再重新组装好,一切就绪,来了就能生产。
别看他是个“80后”,但是已经当了两年的队长,人也年轻,精力也充沛,工作起来走路都带着风。
他18岁下井,从一名掘进工干起,工作能力得到干部工人们的认可。
自从他当队长以来,工人们掐指细算了一下,几年来,全队只有一个月没有完成生产任务。
倒系统、搬家、遇断层,是掘进生产的特殊时期,郝振生在井下一干就是几个小班,生产不正常,他坚决不升井。一次倒系统,大家正忙着抻皮带、延耙斗机时,突然有人大喊一声,随后,一块顶板“哗”就落下来了。顶板条件很差,还是离层,锚杆根本紧固不了,工作面的涌水也大,从岩缝里往外喷射而出,把工人们的工作服全打湿了。郝振生当机立断,“打吊梁!”他带头冲在最危险的前面,领着工人把顶板维护好。后来值班的矿领导过来,再根据现场条件,把工字钢的两条腿稳定住,算是上了双层保险,这回“放炮也震不下来了”。
等现场处理完毕,郝振生才升井,上来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了。
虽说年纪轻轻,郝振生的头发也白了不少。他跟值班的同志交待:“晚上井下生产要是有情况,必须给我打电话,别管几点!”
支部书记宋国栋心疼地说:“他一天天根本也睡不消停啊,心里装着队里安全生产的事情,思想压力太大了!”
为什么这个队变化这么大?工人们都说,生产组织得好,工资政策好,还有,队领导,把我们当成亲兄弟,所以大家在一起干活干劲足!”
不进道就不挣钱,为了多进道,队里制定了奖励标准:响三排炮,奖1000元,响四排炮,奖到1500元。为了让工人放心,队里严管小班进尺验收单,必须经主管矿长审批,工人工资挣多少就是多少,工人尝到了甜头。
这个队是全矿人数最多的队组,可井下工作面用人有限。郝振生和书记商量,就利用人多的优势,自己做生产准备,备棚子、打锚索,也能让工作面以外的工人多挣点。还有就是出去创收,有的队组生产吃紧、需要支援,他们就派出人员,既体现大局意识,又带出了这部分人的工资。一次,在几名工人外出支援的情况下,小班还排了300米风带,又响了2排炮,工人升井时就12点半了,到家已经后半夜2点钟,也给其他工人打了个样。说明了条件是一方面,有吃苦认干精神也能打开局面。
从去年开始,这个队的工人月均工资就在八、九千左右,有的工人工资百元大票都没打过捆。
郝振生平时工作非常严厉,但有时也爱和大家开玩笑。那阵子小班连续好几天超过5米,他故意瞪起小眼睛,问值班的:“这活干的,啥玩意儿!”说得大伙都乐了,收工会开完,看大家还在意犹未尽讨论井下的事,他又“批评”班长:“别一天天就知道气盖、锚索机,闲着时候出去领大伙吃一顿,犒劳犒劳大家,加点油!(杨桂珠 董 贵)